锂盐龙头开始涉足电动车领域。
9月13日,天齐锂业(.SZ)宣布,公司分别与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及smart签署合作协议。天齐锂业将向smart投资1.5亿美元,与smart将运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优势,充分发挥产业的协同效能。
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表示,投资smart品牌是天齐锂业首次和产业链最下游汽车端建立联系,将进一步加深对新能源产业链的理解。
不过,市场并没有给出积极的响应。天齐锂业股价连续两日下跌,截至9月15日收盘,报价56.17元,下跌1.2%,市值921.9亿元。
深化投资布局
随着锂价进入下行区间,锂矿巨头业绩也遭遇寒冬。上半年,天齐锂业实现营业收入248.23亿元,同比上涨73.64%;归母净利润64.52亿元,同比下降37.52%;基本每股收益3.93元。
华西证券此前研报中提出,全球锂矿项目整体表现不及预期,预计今明两年增量释放将不如预期般乐观。在此背景下,多家锂矿企业开始跨界转移阵地,重点发展其他新能源业务。
回顾过去30年,天齐锂业从一家西南县城小厂逐渐成长为全球前三的锂业巨头,“垂直一体化”战略布局,功不可没。由于锂资源行业周期性特别明显,平抑产业周期对企业的影响,是锂矿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逻辑。
公开资料显示,天齐锂业在上下游产业链上的投资多达9起,耗资数百亿之巨。
在国外,天齐锂业先后收购泰利森和SQM,让其拥有了全球储量最大的锂矿资源和全世界最大的盐湖锂资源。在国内,天齐锂业还收购了措拉矿和扎布耶锂业等矿产,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下游,天齐锂业先后参与投资了锂电池研发企业上海航天电源、固态电池明星企业卫蓝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厦钨新能源、新能源科技企业中创新航等。
根据《未来五年(2023-2027)战略规划》,公司将继续战略布局新能源价值链上的新能源材料及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厂家……关注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领域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汽车作为锂电产业链的最末端,也是最接近需求端的窗口。本次投资Smart汽车,也是天齐锂业“垂直一体化”战略向下延伸的重要一环。
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称,这是天齐锂业首次和产业链最下游汽车端建立联系,将进一步加深公司对新能源产业链的理解。据悉,双方合作不限于财务投资层面,还涉及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
同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与天齐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上游资源、核心材料、锂电技术研究、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软件技术开发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锂电材料领域的研发创新、产业链垂直整合,加快新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
天齐锂业并不是唯一涉足电动车的锂盐龙头。2022年10月,广汽埃安在广州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的方式再次实施增资扩股,实现A轮融资。埃安此次融资总额超过180亿元,赣锋锂业(.SZ)、寒锐钴业(.SZ)等企业进行了入股。
smart困兽犹斗
只不过,天齐锂业投资对象smart,近年来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天齐锂业成为A轮融资的领投方,对smart来说具有战略意义。”smart首席执行官(CEO)佟湘北表示,smart与天齐锂业不仅达成了财务融资层面的合作,更将充分运用双方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优势并发挥产业协同效应,赋能业务稳健发展。
smart品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其是梅赛德斯-奔驰和手表业巨头的创意合作产物。
在1997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smart品牌首台量产车smart city coupe亮相。2002年,仅仅正式上市4年,smart便打破销售纪录,创下15万辆的全球销售纪录,并首度创造了10亿马克的销售额佳绩。
2009年,smart品牌正式进入国内汽车市场,第二年销量就突破了4000辆,同比增长119%。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以及本土消费者对大型车的偏好,以“袖珍”为特色的smart,销量开始节节败退。
2019年3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向纯电动汽车转型。
2020年初,由吉利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双方各持股50%,职责明确。其首款纯电SUV车型由梅赛德斯-奔驰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全球研发中心支持工程研发。
2022年6月,smart首款车型精灵#1上市。经历初期一波产销爬坡,精灵#1于今年3月达到近6000辆的销售表现。此后,精灵#1销量走上下坡路,至今年8月已不足1800辆。
今年6月,第二款车型精灵#3上市,7月爬坡至2400辆,随后出现环比下跌,于月销量降至不到1500辆。
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smart营收为52.1亿元,较2022年全年增长近三倍;净亏损6.6亿元,去年全年净亏损14.6亿元。
smart急需补充“弹药”。7月中旬,smart宣布启动A轮融资,计划从资本市场募集2.5亿~3亿美元。
天齐锂业在对外投资公告中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锂业香港拟以1.5亿美元参与SM(smart Pte.Ltd.)的A轮股权融资,认购后者发行的1760.56万股A类普通股。本次投资后,天齐锂业将持有SM 2.83%的股权。以此测算,smart投后估值约为400亿元。
在此次融资后,奔驰持股43.397%,天齐锂业持股2.83%, 持股39.057%,ZMD 持股4.34%。后两者分别为吉利控股的境外子公司和吉利控股的关联方。
置身越来越“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纵然有奔驰、吉利、天齐锂业三巨头的光环加持下,smart品牌真的能够重新崛起么?
而这,恰恰也关系到天齐锂业布局下游产业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