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
三季报炸裂,堪称奇迹,直追比亚迪的行业新贵
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808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刚刚过去的10月,理想汽车销量突破4万辆,再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优
-
国产十大新能源11月销量:比亚迪再破30万,吉利、长城后来居上?
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爆发,今年底大概率渗透率将超过35%!这也意味着,国内每卖出10辆车,就会大约有4辆是新能源汽车。这样看来,11月份新能源市场整体大环境,其实还算不错的。也难怪刚过完11月,大多数新能源“优等生”也纷纷公布自家的销量成绩
-
高端技术悬浮,质量问题频发,小刀电动车“刀尖跳舞”
本文系深潜atom第728篇原创作品 两轮电动车红利即将消逝,很难再靠增量市场成长 徐太良丨作者 深潜atom工作室丨编辑 尽管两轮电动车市场高度承压,但小刀电动车却定下了更为高远的目标
-
“亲儿子”扩容,华为汽车夺嫡之争来了
华为造车“大联盟”呼之欲出 华为不造车,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正在渗透越来越多的车企。 11月27日下午,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自9月中旬发售以来,华为和赛力斯共同打造的问界新M7已经收获了超过10万份大定订单
-
预见2024:自主品牌将血战新能源?
毫无疑问,新能源代表着市场的未来已经成为共识。 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28万辆,同比增长37.8%,市场占有率达到30.4%。根据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的预测,今年我国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900万辆
-
四平八稳的零跑,如何捅破天花板
“四平八稳的人,很少创造辉煌。” 一家没有资本/品牌光环加持的新能源车企,究竟要如何从零起跑? 从实证的角度看,零跑汽车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方程豹油耗事件惹怒比亚迪,李云飞发文痛斥“黑公关”
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11月摄于广州车展 正式上市还不足一个月,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汽车首款车型豹5便遇到了争议事件。 从12月2日到12月3日晚间,方程豹官方、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
-
11月新势力销量冲刺:增幅普遍遇瓶颈,问界扭转势头
一转眼,11月已经过去了,一众新势力车企纷纷开启了交卷模式。在整个11月里,新势力车企的成绩还是相对不错的,排行前8的车企都取得了销量过万的好成绩,其中问界增长趋势“遥遥领先”,而蔚来却是8家车企中唯一出现下滑的品牌
-
宝马“联姻”奔驰,一场被迫的因电生爱
导语Introduction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作者丨马西风责编丨崔力文编辑丨靳鹏辉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德国两巨头扔下一枚重磅炸弹潇洒离去。梅赛德斯-奔驰与宝马联手了,这对相爱相杀的老对手终于意识到,再不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做点大动作,就要被喜新厌旧了
-
裁员频频,日系国内市场真不行了?
最近日系车企国内市场日子有点难熬,整体销量疲软,不得不下调产能,连锁反应引起裁员。先是2023年7月份日系销量“杠把子”广汽丰田裁员1000人,虽然仅是劳务派遣人员,但却引起国内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乘
-
-
11月新势力成绩来了!大部分难以完成年终目标!
年关将近,各大车企在11月初纷纷公布“成绩单”。整体来看,整个11月,各家车企表现良好,其中一部分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标,另一部分距离全年目标尚远,今年很有可能不能完成全年目标。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各家11月的成绩单吧
-
中国汽车品牌11月销量发布,比亚迪继续领跑,奇瑞再创佳绩
要说汽车市场有多内卷,从每月公布销量的时间上就能看出端倪。以往车企公布上月销量基本都在每月5-10日之间,而现在很多车企都选择在每月的第一天就早早的晒出自己的成绩单,新势力品牌更是将更新销量的周期压缩到了每周,只为秀肌肉
-
华为夺嫡之争开启,比亚迪特斯拉岌岌可危?
虽然华为不生产汽车,但其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却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追捧,与华为合作的问界新M7在市场上更是收获了超过10万份的大定订单,这一成绩为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现在华为
-
内蒙古一机集团退出杉杉集团造车朋友圈,内蒙古青杉年营收仅41万元
“造车新势力或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作者:苏打编辑:tuya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获悉,12月4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一条公告,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一机集团”)拟转让内蒙古青杉汽车有限公司3.4788%股权,转让底价为15万元
-
比亚迪和长城汽车为何看彼此“不爽”?
雷达财经出品 文|肖洒 编|深海比亚迪破防了。12月3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发微博,针对“比亚迪的技术和产品经常被花样百出的恶心和针对”,鼓励提供举报线索,给予5万-500万元的奖励。新浪科技称,在他晒出的证据中,虽然并未直接点名,但可以看到有些指向了长城汽车
-
被传裁员900人,“寒气”侵袭广汽本田
雷达财经出品 文|莫恩盟 编|深海 广汽三菱、广汽丰田之后,这一次“裁员”的传闻轮到了广汽本田。 12月2日,据多家媒体报道,知名汽车厂商本田汽车突然宣布,公司将解雇中国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公司约900名合约工
-
代号214,蔚来生产资质落地,究竟有多大利好?
12月4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显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获得独立生产资质,生产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白塔路299号,法人代表为秦力洪。尽管,蔚来汽车方面还没有进行官宣
-
11月销量简评,传统车企一发力,新势力还真追不上!
“金九银十”刚刚过去,又立马进入了年底冲销量环节。12月刚开始,各家车企各自交出了自己在11月份的成绩单,而从11月各品牌的销售数据中,我们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一、不出所料,格外稳定在整个新能源榜单
-
入华25年首次!本田大规模减员,丰田工厂减产,日系车不香了
涉及人数占总数7% 作者|王磊 楚门 活的最滋润的两田开始传递寒气。 12月3日,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宣布,将解雇中国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公司约900名合约工
-
对抗还是合作?正在被改写重构的中国汽车产业格局与秩序
不论是对抗还是合作,在这个充满无限内卷的当下,抱团似乎成为了唯一的解决方案。 从今年11月开始,汽车企业进入到了一个密集的合作期,甚至,一整年的大型战略合作协议都没有这最近几周的多。 比起前两年的灰犀牛与黑天鹅,如今这一纸纸的协议更加地天花乱坠,连奔驰宝马走到一起开合资公司都似乎在情理之中
-
11月份自主品牌5强,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长城销量盘点
截至12月2日,自主品牌3强比亚迪、奇瑞集团、吉利汽车先后发布了11月份销量排行榜,奇瑞集团和吉利汽车销量全部超过了20万辆,创历史新高,比亚迪最牛,销量超过了30万辆,至于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仅公布了
-
告别代工,蔚来又行了?
文|罗小媚 编|杨肖若 出品|商业秀 在外界很多人以为蔚来汽车不行的时候,它被曝出一个重磅消息。 今天,多个渠道消息曝光了蔚来已获得独立生产资质,并有望于今日官宣消息。其中包括沈斐、黄鑫在内的多位蔚来高管也纷纷表示,今日将见证历史、微博暂时停更
-
11月交付成绩出炉:小鹏大涨,理想卖疯
交付成绩出炉,比比谁家强。 作者|东关大先生 出品|电动公会 12月1日,各大新能源品牌不约而同地晒出了月销量成绩单,在赛道日渐拥挤、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11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出现了较大变化
-
上汽通用销量“失速”,“新掌门”庄菁雄急了?
图片来源:度哥 2023年11月摄于广州车展 除了特斯拉之外,美系车在华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即使是进入中国已有90多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处境都不算明朗。 上汽集团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0月,上汽通用销量同比下降了28.57%,仅为8.5万辆
-
预谋1000V干掉增程,所以奔驰和宝马合作超充站?
奔驰和宝马的合作,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而这两个品牌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在2019年就在出行业务板块进行过合作,也在智能驾驶领域有过共同合作的经历。直到11月30日,奔驰和宝马联合宣布,华晨宝马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以50:50的股比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共享充电桩
-
Rivian:“未战先残”,特斯拉杀手成被杀?
Rivian,美国造车新势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头顶着“特斯拉杀手”的称号,曾经创下2021年最大IPO募资金额119亿美元。亚马逊、中东、普信等等金主加持,上市巅峰期一直猛拉到1500亿美金,一路掉到150亿美金,用一年半的时候就生动而淋漓的给市场演绎了一把什么的“产能炼狱”下的反向十倍股
-
“蔚小理华特”,人人都有新花样
导语 Introduction 顶流,就是顶流。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靳鹏辉 过去的一周,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中国车市所发生的事情,今天文章的标题则显得非常应景。必须承认的是,无论蔚来、小鹏、理想也好,还是华为、特斯拉,就是此刻绝对的顶流
-
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公布
(统计范围仅包含此前每月1日都按时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月初第一天,部分车企率先公布了上月销量成绩,截至目前已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中,多数销量都有增长,不过增速明显放缓。 比亚迪 比亚迪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01,378辆,同比增长31%,环比上月增加了283辆
-
为什么中国车,忽然拼了命的抱团?
又是外媒,又是率先爆出,又是关于华为。但华为接下来将扮演的角色,未必如业内想象,甚至可能是在合资中陆续退出股份。在本周长安突发官宣与华为进行合资后,一汽、东风也可能跟随长安的消息出炉,随之而来的还有余承东已经对车圈内的四界发出邀请
-
当本田开始裁员,保守还未解除
口号喊出去了,但本田的保守还未解除。 前不久,东风本田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品牌,灵悉,被视为向现实低了头。由此可见,一向被称之为“慢半拍”“倔强”的本田,对电动化的大势,出现了明显的态度改变
-
2023年11月车企投诉指数排行:旧疾难消再添新病
日前,汽车门网发布了11月份的汽车产品质量投诉指数。11月份,汽车门网整体投诉指数为13117.5,环比10月下降了14.88%,继续呈下降趋势。11月份的投诉榜单中,共有130家车企上榜,比10月份减少了12家
-
涉及车辆超数十万,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等将进行大规模召回
刚刚进入12月,车市就传来召回消息。近日,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及丰田中国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累计涉及车辆超数十万,可谓本年度较为大规模的集中召回。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召回信息来看,此次丰田召回共分为三个部分,且召回车型、原因也并不相同
-
打完“下沉”价格战,就有钱高端化了!11月新能源汽车走向两极
年底冲销量,除了遥遥领先的新车,就是断层式的技术碾压。 本月榜单看点: 传统车企实力不小,比亚迪、吉利、五菱、长城稳居前列 新势力排名没有变化,仍然是理想、小鹏、零跑、蔚来、哪吒 上汽大众新能
-
11月新能源谁主沉浮?众多品牌表现抢眼!
2023年12月1日,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布11月销量公告。虽然金九银十已经过去,但是11月车市热度依然不减。为了冲击年底销量目标,各家车企密集推出新车,在广州车展上发布多款重磅车型,极大活跃了车市,拉动了汽车消费
-
大厂造车梦醒:滴滴百度断舍离,华为绕道巧行,小米仍迷醉
奇偶派(jioupai)原创 作者|叶子、光尘 编辑|钊 图源:图虫创意 程维下车,何小鹏接过了滴滴的“方向盘”。 8月28日,滴滴出行宣布与小鹏汽车合作造车。而小鹏
-
左手签约广东,右手合作华为,一汽南下!
这几天,中国车市合作签约的大动作接连不断。在继华为成立新公司吸纳更多的车企加入、蔚来和长安吉利成立换电联盟之后,又有一家大车企的重量级签约落地了。11月29日,广东省政府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余承东广撒英雄帖,邀请一汽等车企一起造车,但有人不给面子?
华为十年造车的故事,迎来新的转折点。坚持自己不造车的华为,将车BU独立出来,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正式市场化运作。同时这家新公司,还将邀请其它车企加入,一起来造车。华为这么干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车BU目前只有投入,没有太多营收,持续亏损,压力大,所以独立出来,市场化运作,看看能不能盈利
-
比亚迪、零跑缘何“挑起”价格战?
降价可是万能解? 作者:李欢 编辑:蒙多 风品:令煜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格局打开,企业成长便没天花板。 2023年最火赛道,当属新能源汽车。不仅有其他行业少有的高增、更有大佬间的唇枪舌战,一波波价格战
-
比亚迪的老大哥,冲上来了!
猛打猛冲,卷土重来。 文 | 华商韬略 陈臻 今年前10个月,销售145.4万辆,仅次于比亚迪;2020年营收1056亿,2022年营收突破2000亿;到2020年,已连续18年出口全国第一…… 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想不到,站在这一系列数字背后的会是奇瑞
-
11月电车销量榜:比亚迪破30万,华为问界大增130%,排第7,稳了
11月份一过,各大新能源车企们纷纷发布了11月份的成绩单。 从Top15名总表现来看,大家基本上同比、环比都有增长,特别是同比去年,考勤都非常猛,大多是1倍多或几倍多的增长。只有哪吒同比下滑了。
-
高盛预估25年动力电池降价40%,新能源车终于有价格优势了?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的争端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但困扰新能源汽车的始终是高昂的价格,受限于电池成本的居高不下,除非有足够多的补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优势始终比不过燃油车,然而就在最近著名国际投行高盛
-
华为建联盟,赛力斯必须跟
文/周雄飞 “不造车”的华为,再一次让整个新能源汽车圈为之震荡。 近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宣布,其与华为已达成意向性约定,双方将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按照协议
-
长安吉利加入“换电联盟”,蔚来又一次续命成功!
最近,新能源汽车市场刮起了一股联盟风。先是华为成立新公司,意欲搭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并将面向行业战略伙伴开放股权。据了解,目前已有4家车企受到华为邀请,共襄共襄盛举;这事热度还没有过去,蔚
-
为什么五菱你学不会?
回看中国70年汽车工业史,有一家公司是其中绝对不容忽视的一个存在,它就是上汽通用五菱。 五菱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口号,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句口号不仅是五菱的初心,也是对广大消费者的承诺
-
蔚小理还是华为?小米最大的对手会是谁
最近小米汽车即将上市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纵观如今的汽车市场,不管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了许久。比如说蔚来、理想、华为、小鹏,都是如今市场上的当红炸子鸡。不管小米汽车入不入局,他们的竞争压力都很大,随着小米汽车的入局,这个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
一进一退,自主品牌与大众车型价格走势背道而驰?
导语|Lead 自主品牌的高端车型在2023广州车展上纷纷亮相,着实非常热闹。超过100万的比亚迪仰望U8、60万的理想MEGA、70万的坦克700、76.9万元的极氪001FR以及50万的问界M9等
-
虽难讲电动“新故事”,但本田上半年依旧赚得盆满钵满
由于电动化转型缓慢,近年来合资品牌在国内市场被自主品牌疯狂抢市场,市占率也是不断下滑。不过对于这些合资品牌而言,中国市场只是其全球市场的一部分,新能源步伐慢并不代表这些国际品牌就不挣钱了。 日前
-
一个好汉三个帮,东风汽车新董事长杨青的战略由谁来执行更合适?
2023年的10月27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杨青同志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免去其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